高卢人的历史沿革-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古罗马时代高卢人曾经广阔的分布在欧洲并分成了两族,除了住在法国的高卢人,还有一部分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平原,其他的高卢人移民到了在现时的西班牙一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高卢人的历史沿革,希望对你有用!
高卢人图片
高卢人早期历史
最早记载关于未来有一天将会成为法国的这块土地上人民的文献资料是用希腊语写成的。就算我们接受这些关于腓尼基殖民者在前600年左右建立马萨利亚(massalia,今马赛)的材料的话(修昔底德写关于马赛),这些资料也只限于很基本粗略的介绍,只提到北边有辛梅里人、南边有来自隆河的利古里亚人,却没有指出其他更明确的地理位置。
不可不看的是亚里士多德(伊索克拉底及柏拉图的弟子,前384-前332),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凯尔特人的风俗,他们是来自隆河和阿尔卑斯山之间的凯尔特居民。(希腊语κ?λτοι。)亚里士多德氏就像罗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数古典时代史家一样,一再强调凯尔特人好战的价值观以及(以现代的意义而言的)野蛮的风俗。他留下的记录之所以深具意义,是因为他执笔的年代,正值凯尔特诸部大肆扩张,散布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卢最深处角落的每一片土地。因此,这些间接的材料针对未来法国的部份,只有寥寥数语。
高卢人铁器时代
相对地,诉诸考古发现的话,则能让我们比较确定地重现晚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相对稳定的社会之后,突然爆发的军事与社会剧变。许多遗址显示,这些动荡发生于前850年左右,也就是第一次铁器时代。
在这个时代当中,考古学家们可以重新发现当时经济和技术发达的聚落,其中一个坐落于阿尔卑斯山当中,很可能就是凯尔特人来临之前的遗址。
这个时代的特征似乎是由规模不小的酋邦(principautés)所支配,并由好战的贵族体制所统治。这些「凯尔特部族的君长、女王」(语见帕特里丝·布杭patrice brun)以兵器和华美的二轮战车陪葬,如同今法国金丘省(勃艮第大区)的维克斯(vix)以及德国符腾堡州侯赫多尔夫(hochdorf )等地所见。他们的墓葬同样揭露了来自地中海文化圈(特别是埃及)的奢侈品在此出现,见证了这些贵族的巨富当中亦有商业贸易的一面。
前6世纪初,希腊商人在地中海的lacydon海湾建立了 马赛,这个希腊殖民地成为贸易中心。在马赛定居的希腊人来自小亚细亚的phocée城。
高卢人凯尔特人
前450年到前400年艺术品风格重新发生了巨大变迁,这可能意味着政治方面也发生了 变化。在那个时候,出现了la tène文化。按照传统的观点,高卢的时代从此正式开始,但是考古遗址发生的变化的理由目前还在争论中。
按照第一个观点,在地中海文明的影响下,社会发生了逐渐的变化,外来民族逐渐扩散。按照第二个观点,凯尔特侵略了原住民的领土,这些原住民从前史一直到凯尔特人的来临变化了很少。
我们无法了解这些社会变迁的事实,只能提出一些假设。目前大部分的专家推出折中观点:既发生了漫长的文化扩散过程,也发生了凯尔特的入侵。
但古罗马历史却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390年的一件大事:即瓦克鲁率领高卢大军横扫伊托鲁里亚,围攻罗马城长达七月之久,最后攻占并焚毁该城。
高卢人高卢时代
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希腊文和拉丁文关于高卢族和高卢国的记载越来越多,揭开了高卢族的奥秘面纱的一部分。高卢(拉丁文 galli)一词最早出现在罗马政治家caton的笔下(公元前168年),他指的是从法国入侵意大利北部的高卢族人。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在希腊殖民地马赛的影响下并由于高卢族和地中海的贸易交流,高卢族的一些部落开始希腊化,也开始运用希腊字写高卢语,但是由于宗教的忌讳,高卢族没有把其丰富的口传历史写成文字,限定文字的运用范围为商业和贸易。因此,在高卢语消失之后,这些传统随着被淡忘了。
高卢被划分成几个部落,那些部落之间的领土界限显然被划定得非常清楚。这些界限和未来的罗马"城市"(civis)的界限相吻合,从此和现代法国的省相吻合。
la tène文化末期的高卢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显示出稳定的状态。但是,按照罗马的历史学家,在社会政治方面,高卢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制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选定的法官(高卢语vergobretos)。
罗马人征服高卢之前一个世纪是高卢文明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不象罗马作家和西方19世纪历史学家描述得如此野蛮落后。在那个时代出现了规模非常大的城堡(oppidia),也开始运用钱币:高卢人文明的水平不低于前2世纪的罗马。
高卢人对罗马文化的贡献非常众多。在军法和技术方面,罗马人不仅采用了高卢人的许多发明,也借了高卢语的词汇,例如:木桶、剑(gladius)、锁子甲、肥皂、马车(carrus)等。
高卢人罗马时代
在前2世纪末年,罗马已经征服了高卢的东南部(现在法国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和朗格多克-鲁西永等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gallia togata",即"穿罗马式长袍的高卢",因为这些地区的高卢人最早受到罗马影响,开始采取罗马的生活方式。
对于罗马的统治,高卢的部落首脑韦森盖托里克斯(vercingetorix)(前82年-46年)曾经带领高卢起义,后被凯撒击败,投降后被判绞刑)。
高卢人日耳曼
在406年12月31日夜里,汪达尔人,苏维汇人,阿兰尼人等日耳曼"野蛮"民族一同侵入罗马帝国,趁冬天莱茵河水结冻,容易过河。一直到476年--罗马帝国的覆灭,皇帝的权利日益减少,高卢的罗马代表也不敢反抗日耳曼人。在帝国行政里,那些日耳曼族人被划入两个不同的阶级:联邦者foederati和殖民者lètes。
现时法国领土是由高卢族地区组成。西元前1世纪至5世纪,罗马统治着主要由高卢族(gaulois)、凯尔特人族(celte)和在西南部的巴斯克族(basque)所组成的人口。486年,来自东方的法兰克族(francs)首领克洛维一世(clovis i)征服了在罗亚尔河(loire)和索姆河(somme)之间的罗马领土。后来他将现时北部和中部法国地区纳入统治,并在496年将罗马天主教定为国教。其他日耳曼统治者仍是以阿里乌主义(arianisme)为宗教的。
在他于511年死后,他的领土断断续续地分裂和统一;而统治实权亦由他的嫡系墨洛温王朝(mérovingiens)渐渐移入世袭的宫廷长(maire du palais)里.在751年查理·马特尔的儿子 - 宫廷长矮子丕平 - 名正言顺地建立他的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s)。
这王朝在丕平(pépin)的儿子查理曼大帝统治下达至巅峰。他先后在771年统一了在分裂中的法兰克裔领土,774年征服了盘踞著北意大利百年以上的伦巴第王国(lombard),778年将巴伐利亚(bavière)纳入统治,796年打败了多瑙河平原的avars人,801年将南部边境推进至巴塞罗那而与伊斯兰教的西班牙领地接壤,并在大张挞伐后终於在804年降服了下撒克逊(basse saxe)。
高卢人中世纪
教宗利奥三世(léon iii)在800年 加冕查理曼为第一任神圣罗马皇帝以表扬其功绩及对罗马教廷的拥护。但他的儿子路易一世死后,路易的三位儿子在凡尔登条约(traité de verdun)里将查理曼的领土三分为东中西三部。加洛林王朝虽然在884年至887年间曾短暂统一,但神圣罗马皇帝封号自始不再在西部通行,而西部亦渐渐演变为法兰西王国。
在查理曼大帝统治后期,维京族 (vikings) 沿他的王国北方及西部边境推进. 自查理曼在814年死后,他的继任人未能团结去遏止维京人入侵. 维京人和他们的长船纵横罗亚尔河和其他内陆河流,到处攻掠: 843年他们杀死了南特(nantes)市的主教,数年后又焚烧了土尔(tours)城的圣马丁教堂(l'église saint- martin),845年更掳掠巴黎。
现时法国领土大致与国王糊涂查理(charles le simple)统治时相同. 他被逼将塞纳河下游两岸大片土地割与维京人,形成诺曼第(normandie)公国。最后在断断续续的权力争夺中,加洛林王朝亦步上前朝覆灭的后尘: 法兰克公爵及巴黎伯爵雨格.卡佩 (hughes capet)在987年建立了卡佩王朝(capétiens). 它与其旁枝瓦卢瓦王朝(valois)和波旁王朝(bourbon) 将统治法国超过800年之久。
卡佩王朝的撅起使法国发展出新的政治架构: 君主承认拥有领土的贵族对其疆土的行政管理权以换取他们有限度的忠诚和军事支持. 不过这制度令卡佩王朝直接控制的疆土限於塞纳河中游及毗邻地区. 另一方面强大的诸侯,譬如10世纪和11世纪时布卢瓦伯爵(comte de blois),通过联姻及扶植弱势贵族而积累了数目可观的领地。
911年割与维京人的诺曼底公国,成为了后来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国的根据地。1066年,威廉公爵成功夺得英格兰的王位,是为英王威廉一世(guillaume le conquérant)。威廉公爵仍保留诺曼底公爵的称号和封地,并将其传给以后的历代英王,埋下了日后英法两国冲突的导火线。1154年,法国的安茹伯爵亨利继承英国王位和诺曼第爵位,是为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亨利将自己在法国领地(安茹及诺曼底)归入英国王室。再加上1152年他迎娶了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前妻阿基坦的艾利诺女公爵(eléanor d'aquitaine),令他的势力扩展到法国西南部。这些事件令英法两国关系日益紧张,最终导致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在13世纪,法国王室将不少南部的领土收归中央,煽动了_屠杀异教徒的浪潮(1209年为最高峰期) ,并把藉此将南部的朗基多克省(languedoc)收为皇家家族领地。公正王菲力四世(philippe iv le bel)试图夺取佛兰芒地区(1300),但在两年后法军终在发生於courtrai (kortrijk)的金靴刺之战中被佛兰芒城邦联军击退。
高卢人百年战争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身亡,卡佩王朝(capétiens)绝后。瓦卢瓦王朝(valois)成员腓力六世(philippe vi)继承王位。但是英王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前法王腓力四世(philip iv)的外孙,宣称自己是法国王位唯一合法继承人。此王位争议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英法百年战争导致两国的民族意识大大提高,但百年战争期间,两国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内乱,如1381年英国的瓦特·泰勒叛乱(tyler's revolt)和1358年法国的扎克雷革命(jacquerie)。
法军在1337年至1360年间节节败退,濒临亡国。但在1369年至1396年间转入反攻。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在阿让库尔(azincourt)战役的胜利,令瓦卢瓦王室失去其他贵族家族的支持,最终导致7年后巴黎沦陷和1420年特鲁瓦条约(treaty of troyes)的签署。导致法国王室对罗亚尔河(loire)以南的管治权大大削弱。
1428年,英军更进一步,占领了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并且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此举再次激起了法国人的爱国热情,纷纷起兵反抗。次年,女英雄圣女贞德(joan of arc)率军驰援奥尔良,击退了英军。并在历史名城兰斯(reims)拥立查理七世为新任法王。但贞德很快被勃艮第人逮捕,并交与英军。在英军宗教审判所的不公道的审讯下,贞德被判为邪教徒,於1431年被钉上十字架,活活烧死。
后来英国内部发生冲突,再加上法王和勃艮第公爵菲利浦(philippe of burgundy)的和解,导致法国渐渐反败为胜。最终陆续收复巴黎(1436年),诺曼底(1450年)及波尔多(1453年10月)等地,法军获得最后胜利,收复了除加来(calais)外的全部领土。在这场战争以后,法王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并分别将勃艮第(1477年)和布列塔尼(1491年)收归中央。
高卢人政治乱局
在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1792年),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走到了尽头。路易十六的法国支持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反抗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1778年-1783年),但法国海军的直接干预也暴露出它自身的一些问题。几个世纪以来的奢靡浪费和与欧洲列强的军现困难。恶化的经济情况,对贵族和教士等特权阶级的普遍憎恨,以及缺乏可供选择的其它变革方式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动因。这终于导致1792年第一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在1848年2月26日推翻七月王朝后第二次宣布共和。虽然法国的革命家坚决主张共和和平等这些原则,法国在这一时期恢复对绝对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多达四次: 拿破仑的第一帝国,路易十八的波旁王朝复辟,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以及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结束后的1870年,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期间曾一度出现了全球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这一次共和体制一直持续到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
高卢人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导致了法军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装备巨大损失。在1920年代,法国在与德国接壤的边界建立了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 并且与东欧的各新兴小国结成「小协约国」联盟,防止德国和奥地利的复兴。但英法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的绥靖政策,导致德国纳粹党和希特勒的坐大,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沦陷更使「小协约国」联盟立即灰飞湮灭。纳粹德军其后更在1940年6月绕过马其诺防线,迅速攻陷法国北部3/5的土地。
同年7月10日,法军一战英雄贝当元帅(henri philippe pétain)在法国南部的维希(vichy)被推举为傀儡政府的首领。为维护维希政府仅有的主权,贝当只好默认德国在法国掠夺资源,更征召法国人为役夫,为纳粹德军服务,甚至还要将政府税收的一半「缴纳」给德国。但是最终维希政府难逃被纳粹德军所灭的命运。1942年11月,纳粹德军进占法国南部,全权接管当地军政大权。而贝当与其政府被迫「流亡」到德国,且被纳粹当局软禁。
另一方面,第三共和国最后一任国防部长夏尔·戴高乐(gen. charles de gaulle)逃亡到英国,并成立「自由法国」武装抵抗组织,在法国发展地下运动,以图终有一日光复法国。终於「自由法国」汇同盟军在1944年底,光复全法国。
二战结束后,法国新政府要面对战后涌现的一大堆新问题。由夏尔·戴高乐领导的临时政府,在共和国新宪法(1946年10月)通过以后,就立即将权力交与基於政党执政联盟的第四共和国政府,而戴高乐自己也很快归隐田园,淡出政治舞台。但这个政府与议会同盟内部往往缺乏协调,这个缺陷在法国政府处理在中南半岛和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的政策便表露无遗,更导致执政内阁的连串危机和变动。1958年5月,在阿尔及尔的军官和法国居民发动叛变,企图阻止法国政府允许阿尔及利亚独立,更令法国政府的倒台危机升级。最后,法国总统只好请戴高乐再次出山,收拾残局。戴高乐迅速成立紧急政府,并立即通过另一部共和国宪法,立即进行总统选举。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
七年后,在一个场合标号第一次在20 世纪,人民法国参加投票选举总统由直接选票,戴高乐赢取重选与这个表决的55% 份额,击败佛朗索瓦·密特朗。在1969 年4月,戴高乐辞去了跟随失败在政府提议全国公民投票对於21 地区的创作与有限的政治的力量。成功他因为法国的总统是戴高乐派的乔治·蓬皮杜 (1969-1974),独立共和党valery giscard d'estaing 的(1974-81),社会主义 佛朗索瓦·密特朗 (1981-95),和新戴高乐派雅克·希拉克(选举在春天1995)。当法国继续尊敬它的富有历史和独立,法国领导愈来愈栓未来法国对欧共体的持续的发展。在密特朗总统的占有权时,他强调欧洲综合化的重要性和主张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批准在欧洲经济和政治的联合,法国的全体选民狭窄地批准在1992 年9月。当前的总统希拉克承担了办公室1995 年5月17 日,在竞选以后集中於需要倔强地与法国的高失业率交战。国内关注的中心很快转移,然而,到经济改革和传送带拉紧措施要求为法国符合标准为经济和货币联盟(emu) 由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计画。在1995 年末期,法国体验它的最坏的劳工动乱在至少十年,象雇员被抗议的政府减少。在外国和安全政策前线,chirac 采用一种比较断言的方法对保护法国维护和平的人在前南斯拉夫和帮助促进和平协议谈判在德顿市,俄亥俄和签字在巴黎在1995 年12月。法国人是在北约和欧共体政策最坚强的支持者之中在巴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