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5篇-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5篇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精选篇1
1967年6月17日,新疆罗布泊沙漠腹地。伴随震耳欲聋的响声,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他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说:“我这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无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1949年,他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选中,来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苏联等国相继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核竞争,我国的核科学事业也全面上马。毛泽东强调,“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1年,组织决定让正在研究原子弹的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这让已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初露头角的于敏始料未及。“涉及的学科很多,并且搞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所以当时我就答应了,说,好!我转!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说。
原子弹和氢弹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当时的中国,研究者们对氢弹的了解几乎一片空白,美国甚至公开表示,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于敏说:“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绝不能让中国搞氢弹,并且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氢弹。”
接受了这份工作,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从此一起成为了国家最高机密。面对技术封锁,他们从零开始、四处奔波。1965年,于敏带领团队前往华东计算机所,开始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著名的氢弹原理突破“百日会战”。当时,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都要依靠研究所唯一的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每周只有十个小时能留给氢弹计算,并且大多数是在深夜。与于敏共事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至今都对于敏表现出的扎实的物理功底、敏锐的科学直觉印象深刻:“每一个时刻的计算结果打印一张纸,一会就是一大摞纸。我们就盯着这个纸,看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有一天于敏就很敏感地发现这个量不对了。他脑子里面非常清晰地知道这些概念该增加了还是该减少了、该正的该负的。”
于敏是“两弹一星”元勋里少有的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国产”科学家。谈到他在氢弹研制中的贡献,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将他比作“足球场上总能临门一脚、应声入网、起关键作用的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仅用了2年8个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大家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可以创造出奇迹出来。发达国家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够做出来,并且更快。”于敏说。
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于敏敏锐地分析,美国核武器的设计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为了限制他国发展,美国很可能会促成国际社会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因此,他和邓稼先立即上书中央,建议我国应加快核试验步伐。杜祥琬介绍:“我们还有哪几次必须要做的实验,否则我们的核武库就停在一个半截的发展,他用了一个词,叫‘功亏一篑’,就是不要差这么一点,将来后悔都来不及。”
此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基本按照于敏、邓稼先的建议书方向进行,成功研制了大幅度小型化、高比威力的战略核武器,掌握了中子弹技术。1996年,我国签署了全面禁核试验条约。于敏、邓稼先的战略眼光,为我国的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争取了宝贵的十年时间。于敏说,核武器,不是用来杀人,而是要自卫。争分夺秒研制核武器,对维护世界和平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说:“美国现在在做反导,一般的武器很难突破它的防御。如果把对方的武器完全控制起来,它就能为所欲为。做那种控制的是不行的,我们的这种研究是对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有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请于敏同志领奖”……
这是20年前的今天、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表彰现场。这是于敏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公开亮相之一。另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向坐在轮椅上的于敏颁发当年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半个世纪与“核”共舞,做着“惊天”的事业,于敏却把自己隐藏在最普通的人群中。多年来,面对“氢弹之父”的赞誉,他一直婉拒,他说,“这不符合科学”。“这话不科学,当然我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团结。”
于敏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家里的客厅挂着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是他心目中的完人。
于敏: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敏:我觉得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就是自己完全遵守科学的规律、科学的态度,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
于敏:一个人总有思想,总有他的信仰。这个信仰应该是中华民族,学好真本事,给国家做点事,给民族做点事。
73岁那年,于敏曾以一首题为《抒怀》的诗总结自己,其中两句,“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正是他沉默而又不凡的一生的写照。
今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随着他的逝世,“两弹一星”获得者目前仅3人健在。
在儿子于辛眼中,科研工作以外的父亲,是位慈祥可敬的普通人。共和国即将迎来70岁生日之际,得知父亲获得首次颁发的“共和国勋章”,于辛最想替父亲表达的一句话是,这不是父亲一人的荣誉。他说:“我们为他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而感到骄傲,也为他获得这一荣誉而自豪。但是我父亲一定会认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参加这一事业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因为他始终认为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精选篇2
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在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最高等级,每年评审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前仅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退出一线科研工作已有10多年时间,为何仍能在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殊荣?这主要归功于他在我国氢弹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的领军作用。
中国最快实现从原子弹到氢弹突破
众所周知,我国是五个核大国中从原子弹到氢弹突破速度最快的一个。
美国作为先行者,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1945.7.15--1952.11.1),它的冷战对手苏联用了约4年时间(1949.8.29--1953.8.12),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1952.10.3--1957.5.15),"独立特行"的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1960.2.13--1968.8.24)。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有2年零8个月。
现在网上有人认为我国时间短是"后发优势",但20世纪50、60年代美苏英等核大国对氢弹的研制高度保密,我国没法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数据,同为西方国家一员的法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耗时8年,本身就是对脑补的"后发优势"的最大否定。
如果一定要说外国经验对我国有什么帮助,那就是美苏英三国作为先行者,他们告知了全世界还有氢弹这么一种威力比原子弹要强大得多的、采用核聚变原理的核武器,仅此而已。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苏等超级大国耗时日久,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路线不明,还有计算量的繁复。虽然1948年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就最早提出了辐射内爆压缩热核装药的想法,但这一想法美国人1951年才重新发现,这就是著名的氢弹teller-ulam构型的核心要素。
苏联直到1954年才认识到辐射内爆这一关键因素,并在1955年11月22日成功进行了辐射内爆氢弹的爆炸。另外需要特意指出的是,苏联1953年8月12日爆炸的rds-6s氢弹使用"千层饼"构型,与其说它是氢弹,不如说是增强型原子弹。如果rds-6s也能算氢弹的话,那么美国早在1951年就成功爆炸了这种含有聚变热核材料的助爆增强型原子弹;而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的时间,也可以认为是提前到1966年。
氢弹teller-ulam构型,它是用一颗原子弹(图中圆形)引爆核聚变材料。
苏联早期发展的“千层饼”氢弹,它的威力小,只算得上助爆增强型原子弹,后来被放弃。
于敏35岁时主导我国氢弹研制
我国氢弹的研制,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就开始了。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领导下,我国开始氢弹理论探索,在原子能研究所内设立了"轻核反应装置理论探索组",黄祖洽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蔡少辉、刘宪辉和萨本豪,后来何祚庥也加入。为了增强轻核理论组的研究力量,组长黄祖洽多次向钱三强建议,调来了理论专家于敏。1961年1月12日经钱三强约谈后,于敏加入轻核理论组并担任副组长,此时于敏年仅35岁。
当时全组只有十一二个人,而且当时我国核武器研究重心是突破原子弹的工作,国内唯一的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95%的工作量也用于原子弹理论计算,连组长黄祖洽主要精力都在原子弹上,于敏承担了轻核理论组的主要研究和组织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弹的研制,于敏和组内成员不得不主要使用计算尺进行计算,在数年的工作中解决了大量的基础理论问题。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氢弹的工程研制迅速在1965年初提上日程,代号"1100"工程,这个代号意义是全重1吨左右、爆炸当量100万吨的氢弹。不过氢弹研究毕竟十分复杂,虽然早在1963年我国已经突破了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的原理,但氢弹原理直到1965年7月仍然没有获得关键突破。为此不得不计划先进行助爆型原子弹的爆炸,根据试验反馈增强对热核聚变的了解。
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10月于敏在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理顺思路认定提高热核聚变材料的密度是氢弹研制的关键--提高密度靠炸药是远远不够的,只能靠原子能。这也是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在1948年提出、美国人在1951年重新发现的氢弹核心要素。
于敏经过几天的分析和思考,想出了减少原子弹爆炸能量损失,提高压缩能量利用率的精巧设计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模型。11月初,于敏等人经过计算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于敏等人提出的氢弹原理基本思路,是以原子弹来维持热核材料的自持聚变。为此氢弹包含初级和次级两个部分,原子弹引爆部分称为初级、扳机或引爆级,而热核材料发生聚变的部分称为次级、被扳机或氢弹主体。
于敏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能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在氢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于敏都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氢弹之父"。
于敏当年突破氢弹理论,一开始还只能使用计算尺。
从此我国氢弹研制走上快车道,1966年5月9日我国第一颗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氢弹理论研究提供了实测数据,用于改进氢弹扳机的设计。1966年底,我国首颗氢弹核扳机和被扳机设计冻结,进入制造阶段。1966年11月28日我国进行了一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当量12.2万吨tnt,其实较真的说它从原理、材料和构型上看,都是一次成功的氢弹试验,只不过它只是作为氢弹原理的验证试验而不是正式准备的第一颗氢弹,并特意限制了爆炸当量而已。
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弹的爆炸,爆炸当量330万吨,标志着"1100"工程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
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
喜欢军事的朋友可能早已听到过这么一种说法,"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
这种说法略有夸张,因为在尖端科学技术上殊途同归,各核大国的氢弹构造很快就变得大同小异。但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只有两国国家独立研制了氢弹,美国是第一个,另个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前面提到著名的氢弹teller-ulam构型,即用一颗原子弹作为扳机来引爆氢弹的聚变材料,于敏提出的构型也是如此。但话说起来简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五大国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们都在绞尽脑汁去寻找引爆聚变材料的方法。
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先想出了teller-ulam构型,但他没有条件去实现。后来美国人重新发现了这个构型,并在工程上实现了。美国、英国同为盎格鲁-萨克逊人,二战后好到同穿一条裤子,美国人成功后对英国盟友进行了指点,所以英国在1957年也成功研制了氢弹。
法国人一向"高冷",但出于对付红色苏联的需要,英国人对法国核武进展缓慢非常着急,1967年9月进行了"点拨",于是法国在1968年8月爆炸了首颗氢弹。
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
现在就剩下苏联,他们的氢弹是否自行研制的呢?
冷战结束后,苏联"氢弹之父"sakharov出版了个人回忆录,书中对氢弹突破的叙述很简略,多少还显得模糊、暧昧。这其中最蹊跷的是,当事人也说不清楚究竟是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氢弹teller-ulam构型。后来sakharov的同事feoktistov回忆时,干脆说发现来得非常突然,没有人宣称是发现者,这一发现可能来自核间谍的情报。
与此同时,美国核科学家在回忆自己当年的工作时,纷纷猜测某某同事是苏联间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产主义信仰对西方精英科学家有莫大的吸引力。本文多次提到的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曾参加美国曼哈顿工程,他在四十年代向苏联提供了大量核武机密资料,在1950年被逮捕。
klaus fuchs并不是真正的间谍,他的动机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同情。但在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人意料地公开了曼哈顿工程中一个真正的苏联间谍george koval的身份,并向他追授俄罗斯英雄勋章。koval 1913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个俄国犹太人移民的后代。他在1932年经济大萧条时期随父母回到苏联,从苏联门捷列夫化学学院毕业前被克格勃招募,之后被派回美国。1944年,他进入美国核材料生产基地--橡树岭工厂工作,在此期间向苏联提供了美国核材料生产的各种情报。二战结束后,美国反间谍部门开始怀疑他的真实身份。警觉的koval随即逃离美国,回到苏联他的母校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学校执教,直到2006年1月去世。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精选篇3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颁奖词。今年1月9日,习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了奖。
人们在赞叹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取得辉煌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终身荣誉时,更多的是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始终践行“五个坚持”的铮铮铁骨精神所感动。
学习于敏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的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关键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热爱党、忠诚于党的结果。才华横溢的“土专家”于敏就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动告诉我们,永远跟党走就是他思想的“魂”,一辈子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非常鲜明,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鲜艳的党旗前,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无愧于“共和国铸剑师”,无愧于“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其“铮铮铁骨”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于敏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回顾我们党已走过的90多年风雨历程,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党始终都是以树立大局意识为重,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英勇卓绝地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奇迹创造另一个奇迹。这也充分说明:树立大局意识是实现团结、走向胜利的重要基础。“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几十年来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核事业发展的大局毅然选择对家人“隐身”、对社会隐姓埋名,这难道不是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吗?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既是新时期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学习于敏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需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无私行动。毫无疑问,于敏就将执着坚守作为一种追求,将求真务实当作是无声的语言,把为党和人民服务看作是共产党员最靓的“名片”。在国内当时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一个从未留过学的人,但他始终孜孜以求,为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艰巨任务。他拼命学习,秉承“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出原子弹与氢弹”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精神,打破国外重重封锁,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也正是因为以于敏为代表的中国物理学家们坚持极端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创造了只用两年零八个月就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奇迹,令国人自豪,让世界震惊。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更是要以于敏为样,立足本职,深深植“根”于对党和人民负责,用脚踏实地、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党分忧,为民服务。
学习于敏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我们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毫无疑问,耄耋之年的于老就是坚持奉献精神的典范。作为共和国建设初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于老把无私奉献当作是指导自己的有偿行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为此,新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学习于老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因为自我们站在党旗下宣誓那一刻起,就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神圣使命,就义无反顾地代表着党的先进性,也就理应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彰显自己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之“气”。
学习于敏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其实,群众看党员干部好不好,最关键的就是看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是党员干部做人之根本,倍受国人敬仰的于敏老师就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虽然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巨大的贡献,但他却自认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到淡泊名利实属不易,又在一辈子淡泊名利中取得辉煌成就更难上加难。因此,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以于敏为样,学习他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用“五个坚持”的精神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增光添彩!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精选篇4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于敏被授予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只要国家需要,于敏都欣然从命,并不断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于敏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
时间回到50多年前。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核弹家族的一员,原子弹,中国有了。但是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威力更大的氢弹,氢弹成为新中国核弹家族亟待补充的重要一员。当时正在中国近代物理所进行理论研究的于敏,接受了一项国家重任,在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从零开始研制氢弹。
于敏:氢弹既有工程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又有科学问题。是三者都有的一种尖端技术,所以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于敏很快扎进去掌握了氢弹的相关知识。一年后,于敏根据上级指示调入核武器研究院,带领部分同事去上海出差,利用那里的计算机集中力量攻克氢弹原理。他带领大家选择出了三个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模型进行验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有一天就很有趣呢,他就说这个物理量不对了。我们去查了查没有错误啊,逻辑上、指令上有没有错误,查也没有错误。就这么追。最后发现了一个晶体管坏了,把这个晶体管一换全部这问题就解决了。
于敏洞察入微的能力对氢弹模型最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测算,一个无可挑剔的运算结果出现了。这三个月,也成为中国氢弹史上最著名的“百日会战”,载入史册。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于敏: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成为世界上研制出氢弹速度最快的国家。
在于敏的床头,我们能看到他摆放整齐的各类专业书籍和他最爱看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于敏:我觉得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这个淡泊名利就是自己完全遵守科学的规律,科学的这个态度,这个不会被物欲所惑,外面有什么物欲,不要被它所迷惑,不为权势所屈。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事迹精选篇5
“于敏”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他曾经“隐姓埋名”30年之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于敏才进入公众视线。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秘密”和“隐身”背后,是我国的核武器氢弹研究。正是“于敏”组织领导的攻关小组,找到了氢弹技术的突破途径,完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氢弹方案。今天,88岁的于敏院士,坐在轮椅上,接过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项。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于敏的一生,或许“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最贴切的。
今年88岁的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少时凭借聪慧勤奋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像很多有抱负的莘莘学子一样,大学为于敏开启了一扇物理之门,然而不同的是,走过这扇门,这个由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带领着他的攻关组,又为祖国推开了“氢弹”之门。
1967年6月,我国西北罗布泊上空,蔚蓝色的天空骤然升起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迸射出比几百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急剧翻滚的烈焰腾空而起,形成了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中国人从此拥有了氢弹,当量330万吨级,于敏这个名字从此也与中国氢弹技术紧紧连在了一起,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赫然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说起当年,于敏淡淡的笑着:
于敏:大家都非常的高兴,我当然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