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5篇)-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5篇)
事迹材料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你是否在寻找“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篇1】
景海鹏:四巡太空再破纪录
航天员景海鹏将再一次打破由自己保持的飞天纪录。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航天老将景海鹏带领乘组自信从容、步伐铿锵地集体亮相。这是景海鹏的第四次飞天之旅,屡次创造中国人飞行次数最高纪录的他,将再次打破自己的纪录。
这一次,第三次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带领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组成的神舟十六号任务乘组,执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08年11月6日,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获“航天功勋奖章”;2012年10月1日,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6年12月26日,获“一级航天功勋奖章”;2017年7月28日,获“八一勋章”;2018年12月18日,获“改革先锋”称号并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21年11月5日,获第八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一枚枚沉甸甸的勋章背后,正是景海鹏一次次追逐飞天的梦想。他说:“梦想是很重要的大学,够不着,跳一跳、努努力,就实现了。”毫无疑问,在梦想这所大学里,景海鹏足够幸福也足够努力。他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梦只有融入中国梦才更加出彩。
渴望再上一次太空
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作为任务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此时,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位两度飞天的航天员。有人劝他,你已经功成名就,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航天事业风险那么大,没必要再拼了。可他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飞天,只要祖国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再上太空。
为了继续追逐飞天梦想,他自觉和年龄小一轮的年轻战友们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承受离心机8个g的过载,坚持相同的标准,甚至付出更多的努力,直到成功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乘组,并再次担任指令长。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带领航天员陈冬一起飞向太空,在轨飞行33天。
任务期间还出现了一个插曲,一天凌晨,天地话音通信链路突然出现问题,只有视频没有声音。如果问题不能迅速解决,就可能导致任务中止,并紧急返回。紧急时刻,他们一边按照地面指令迅速开展在轨排查,一边通过视频写字鼓励地面科研人员:“你们别急,我们挺好。”经过天地共同努力,天地话音系统终于恢复正常。
那一年10月24日,景海鹏还在太空中度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收到了很多祝福。
任务成功后,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个三巡太空,且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2017年7月28日,景海鹏被中央军委授予“八一勋章”。同年,他当选_____。10月18日,作为首位“党代表通道”的代表,记者问他:你已经3次飞天了,下一次还飞不飞?
“我真的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景海鹏回答。
每天有锻炼标配
距离神舟十一号任务圆满成功已过去了7年。在这7年中,景海鹏的岗位有过几次变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航天员——出征太空是航天员的主责主业,为国争光是航天员的初心使命,必须时刻准备、任党挑选、再立新功。
景海鹏在陆军某部任职期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学习习惯,随身携带了所有飞行训练资料,定期和教员进行电话沟通交流,利用周末定期回队训练考核。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睡过觉,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过,而且已经4年都没有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
如果因为其他工作耽误训练和课程,景海鹏一定会进行补课和加练。就连出差期间,景海鹏的行李箱里会携带一个“秘密武器”——跳绳。
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成为他每天的标配;70多本手册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令都已烂熟于心……经过多年的坚持,景海鹏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能依旧优秀。
2022年6月,景海鹏和第三批航天员里的两名新人组成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执行任务,景海鹏第三次担任指令长。
前两次担任指令长时,景海鹏带领乘组反复练习,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还精准把握整个程序、每一项实验以及队友的每个动作。正是凭着这种“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严谨作风,成就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和中期在轨驻留任务的圆满成功。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个全新组合,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三人均是博士。面对两名比自己小了整20岁、毫无飞行经验及太空环境体验的队友组成的“跨代乘组”,景海鹏深感责任重大。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安全地把他们带上天,并安全地把他们带回来。”
别紧张,天上有我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是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个飞行乘组。在这次任务中,他们将承担更艰巨、更繁重、更高精尖的科学实验。加上空间站长期飞行,一方面考验的是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另一方面更考验的是航天员对空间站的维护维修能力。
景海鹏针对这些特点,在训练过程中重点在操作能力上下功夫。他说,只有地面练到极致,在太空面对风险、面对危险,才能临危不惧,才能胜似闲庭信步。每次训练时,拿到操作指南后,他都要求乘组独立完成整个操作流程后,教员再进行总结和讲解。经过这样的训练,乘组的操作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自主乘组的分析、判断、决策、处置能力也是景海鹏反复训练的重点。训练中,乘组广泛采取研讨式、互动式、交流式的方法,对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站维护维修、长期飞行健康防护,特别是应急与故障处置都进行了精心、精细、精准准备。
他对两名队友的飞行品质和飞行细节也着重进行了培养。“要有一颗大心脏”“遇事不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细节决定成败”“明天即飞天,今天就要作好准备”……这些理念是指令长景海鹏反复给两位年轻队友强调的。
经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和训练,景海鹏和两名年轻队友亦师亦友,非常默契,任何一个表情、动作和眼神,彼此之间都能心领神会。“1 1 1=1”,这也是景海鹏给乘组设定的目标。
他还经常给两位队友说:没关系,别紧张,天上有我!
“我们的期待是,到时候请我们的科研人员端着茶杯、喝着茶,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我们做实验,我们天地一起享受飞行、分享成果、共享喜悦。”对这次“太空出差”,景海鹏踌躇满志。
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篇2】
杨家卓村,一个只有200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飞天英雄景海鹏的家就在这里,每当提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天的成功,景海鹏总会说:“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966年出生的景海鹏,因景家的前两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景靠喜、王珍玲夫妇自然是无比的疼爱。为了补贴家用以及三个孩子的学费,景靠喜夫妇把农闲时节都用在了加工扫帚的作业上。一个笤帚的利润一二毛钱,拉到市里能卖三毛钱,为了多卖些钱,每扎够100个笤帚,景靠喜和妻子用自行车拉到城里走街串巷叫卖。在外一天舍不得吃一顿饭,攒下的钱供了孩子们上了学。
“日子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在那个困难时期,王珍玲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成才创造条件。景海鹏常年在外,家中的重担自然都甩在了弟弟景海龙和妹妹景艳芳的身上,但是两人从来没有埋怨过当兵的哥哥,而是给予了哥哥最大的理解和支持。2012年春节后,得知儿子可能被定为“神九”的航天员,但迟迟等不到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珍玲的右眼突然什么看不看见了,先后在运城市两家医院住了38天,都沒有效果。无奈之下,景海龙陪著母亲来到北京看病。为了不打扰正在封闭训练哥哥,硬是没有向哥嫂透露一点风声,整整18天,一个人在医院默默陪护。景海龙常说,“哥哥是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顾的是国家这个大家,而他和妹妹支持哥哥的方式,就是把这个小家照顾好,让哥哥少为家里分心”。他们觉得,能替哥哥多陪陪父母,让他安心工作就是一种幸福。
景海鹏从1986年被招收为飞行员后,28年来回家的次数非常少,几乎对家庭尽不到一点职责。面对这些,母亲王珍玲从没有任何抱怨,一直和丈夫景靠喜努力支持儿子。
在别人看来,有一个航天英雄儿子,王珍玲应是充满自豪,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更多的是担心和期盼。2008年9月25日,在“神七”的整个发射过程中,景靠喜和王珍玲一直都没有说任何话,只是把目光牢牢锁定在了电视屏幕上,只有在人群中爆发出掌声的时候,老人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20多年来,作为母亲的王珍玲即使再想儿子,也没有主动给儿子打过一次电话,她怕打扰儿子,怕因家里小事影响了儿子的事业。她说:“海鹏首先是国家的儿子,其次才是我的儿子。我就是心里再想,也不能随便打扰他。”作为景海鹏的父母,他们觉得不给儿子添麻烦,静静的等待就是一种无言的幸福。
在景家出了一个航天英雄后,许多人主动向景靠喜和王珍玲和丈夫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都被二老婉言谢绝了,他们选择和所有普通的农民一样,继续在农田中耕种,继续着过平凡普通农家人的生活。
家里最热闹还是当属周末,每个周末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外孙女都会回来陪二老,在外上学的孙子、孙女也常常会给二老打电话,汇报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幸福在平淡和琐碎的生活中一直延续着,这个平凡却不简单的家庭,在真心付出、无尽牵挂和默默守候中,向我们诠释着幸福的含义。
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篇3】
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而神舟飞船的升空,也牵动着航天员景海鹏家乡民众的心弦。
“中国加油!海鹏加油!”17日一早,在景海鹏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家中,随着点火指令下达,数百名当地民众与景海鹏的亲友一起挥舞手中国旗,激动呐喊。许多人不由自主起身站立,场面令人振奋。
事实上,从16日景海鹏将再次执行航天任务的消息传来时,运城市也随之进入“航天状态”。在街头,每逢问起景海鹏,都有人自豪表示“他是我们运城人!”
在景海鹏的家中,从16日起便有亲朋好友从各地赶来祝贺,左邻右舍也纷纷前来帮忙,挂灯笼、铺红毯、插国旗,一片火热氛围。而景海鹏的历次航天经历也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
“希望景海鹏能够顺利、圆满完成任务。他是我们运城人的骄傲。”景海鹏的邻居王先生早早就过来帮忙,一脸自豪。
景海鹏的表妹郭朝娟在得到消息后,更是第一时间从外地来到景海鹏家中。
“三次了,每次都是家人们一起观看火箭发射全过程。点火那一刻,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非常激动。而等发射成功后,则成了开心的泪水。”郭朝娟说。“在村里,一提我是景海鹏的亲戚,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景海鹏的母校解州中学,全校师生也一起观看了火箭发射全过程。期间,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大男孩,已然成为全校学生的偶像。
作为中国第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此次出征再次激发了家乡民众的航天热情和爱国情怀。
“他是这座城市的英雄。”现场,一名中年男士不禁感慨。“运城市是关公故里,而如今,这里又多了一个让市民为之骄傲的人。”
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篇4】
梦想不是一成不变的
景海鹏将军坦言,自己并不是从小就有蓝天飞行梦,从成为篮球主力,到考上大学,再到成为一名飞行员,最后又励志成为航天员。中学时,他被报刊栏里报纸上的一幅穿着皮夹克飞行员和战斗机的图所吸引,正是飞行员张海鹏在飞机出事故后仍安全飞回的英雄事迹点亮了他的蓝天飞行梦。
他说,人在不同阶段会有大小不同的梦想,而且梦想在不断变化、不断修正。我们的梦想往往会被老师、家长等一些社会环境影响,也希望自己的话也能点亮大家的梦想。
一旦确定 一生坚守
有同学问到将军“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怎样处理大家和小家的关系?”将军说,实现的梦想过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1998年1月,成为一名预备航天员后,经过严格的八大类几十个科目的专项训练,用了5年半的时间从预备转为正式。
从1998年到2008年,自己用了10年时间完成航天梦,而且这期间请假没有超过三次,没有陪父母过过一个春节。无论自己是飞行员,还是航天员,都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以及父亲。但是在他心中,身兼国家使命时,再苦再难也要挑战极限,永不放弃,不愧对于国家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其实,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将军的话,那就是:梦想一旦确定,就用一生坚守。
对于我们,梦想常常如遥不可及的星空。景海鹏将军嘱咐大家:仰望星空时,务必要脚踏实地。
神舟十六号景海鹏航天员事迹【篇5】
如今的东杨家卓村,早已是运城民航机场所在的空港开发区的一部分。因为离机场不远,海鹏从小就有当飞行员的梦想。
海鹏的父母都还记得,在海鹏的小时候,不远的邻村有一个青年人被验收通过当上了飞行员。在大家都议论此事时,海鹏就非常羡慕。平时一有空,他就想法打听,想知道一些有关这个邻村青年的成长故事。
海鹏是在解州中学上的高中。当时的解州中学,不仅是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还是山西省中学里最有名的飞行员培养基地。在高二的时候,海鹏就摸上了招飞行员的程序道道,曾告家里人他想要报考飞行员。到海鹏上高三的时候,保定的十二航校来运城招飞行员。景海鹏就找班主任,要求请假参加第二天的体检。
在班主任的眼里,景海鹏的学习成绩很好,完全能够考上统招的普通高校。一听景海鹏要请假体检,根本就不同意;“说啥都行,验飞行员体检就是不准假!”
一直做着上天梦的景海鹏这次没有听老师的话。他后来偷偷溜出校门,和学校的其他同学一起相跟着来到运城,参加了体检。最终,他是3名合格的人员之一。
体检完之后,知道自己完全合格的景海鹏非常高兴,不顾自己刚做完散瞳检查一时还难以恢复,戴着为保护视力而发的墨镜,一路步行10多工里,从运城回到东杨家卓的家中。
景靠喜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海鹏回到家时,我们还在地里干农活,家门被大锁锁着。他就戴着墨镜跑到地里,告我说他的飞行员体检过了。我和他妈一时没有准备,听了儿子的话还有点发愣。后来明白过来,我和他妈再也无心干活,当下就和扛着锄头和儿子回了家。心里真是高兴啊。”
体检通过后,接下来是政审。景海鹏一路绿灯,成为保定的十二航校1986年在运城所招的飞行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