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5篇-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5篇
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你是否在寻找“【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精选篇1
一句句朴实生动的话语、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场景,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时代楷模”张黎明的政治品格、敬业意识、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现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结束后,现场听众纷纷表示,要向张黎明学习。“张黎明善小常为的精神最让我感动。”滨海新区正义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韩旭现场聆听报告后说,张黎明把百姓的点滴小事记在心头,让正义里60多个楼门告别了没有照明的日子,近千户百姓受益,“张黎明能把分外的事当成分内的事,而且做得这么好,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要向他学习,再苦再累也甘愿。”
“在国网系统我很早就听过张黎明的事迹,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跟随时代不断进步,在他身上总能看到新时代的楷模精神。”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党建工作部主任袁小明表示,要以张黎明为榜样,以踏实肯干的奋进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在张黎明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党员的担当与作为,他不仅自己踏实肯干、勇于创新,还带动了身边一大群人,传递了向上的价值导向。”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巡察组副组长马义秀告诉记者,张黎明为基层党组织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要以他为标杆,以新担当新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精选篇2
“老将军的足迹遍布左云大地,各个乡镇都有他的植树点”
“不唤起大伙的生态意识,种再多的树也难见效。”张连印想把树种满荒山,更想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有一年冬天,正在成长的近万株树苗短短几天就被牛羊啃得残缺不全,对此,张连印心里很难过。“乡亲们养牛养羊挣钱不容易,不能伤了他们的心。”张连印没有像别人那样撒药、设栅栏、立警示牌,也没有向放牧人索赔,只是真诚地说,“我不要林、不要地,就是想种几棵树改善环境”。
张连印绿化家乡、报答乡亲的情怀感动了牛倌羊倌,自那以后,他们每次放牧都格外小心,牛羊啃树苗的事情也没再发生。
“我们左云县地处首都外围,是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地区。我们多栽一棵树,就能为首都人民减少一粒沙。”张连印持之以恒的开荒造林精神感动了当地干部群众,最终,荒山绿化队伍越发壮大,县、乡、村、集体、企业、个人绿化工程,在这里星罗棋布,方兴未艾。“老将军的足迹遍布左云大地,各个乡镇都有他的植树点。”左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池恒广说。
“我感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光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想要带动更多的人种树,首先要解决树苗的问题,可树苗成本高,能否成活又有风险,老百姓不愿意掏腰包义务植树。怎么办?张连印自建苗圃基地。熬过了漫长的育苗期,小樟子松、小油松、小云杉、小新疆杨精精神神地长大了,这些苗木除了能满足张家场村生态建设外,还无偿地提供给需要植树造林的十里八乡群众。很多人拉树苗时主动提出要付点成本费,张连印一概拒绝,只说“把树栽活了,我更高兴”。
这些年来,张连印为周边乡村、学校和部队无偿提供树苗30余万株。在张连印带动下,乡亲们有的承包荒山荒沟,有的进行股份制合作培育苗木,有的兴办家庭小林场,树越种越多,山绿了,水清了。后来,左云县投资300万元,在全县开展了植树造林、绿化家乡活动。
“增绿增收齐头并进、治沙治穷良性互动,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如今,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看着眼前的碧波万顷,张连印百感交集,他兴奋地说,今后自己要继续做一名生态绿色的宣传员、植树造林的战斗员、防护森林的护卫员,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因地制宜种沙棘、杂粮,搞养殖,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精选篇3
我是国网__市电力公司纪委书记任__。2014年我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调到滨海公司工作,其实早在2007年我就在总部评先中认识了张黎明,“黎明”的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他与干电这一行特别有缘。
张黎明扎根一线31年,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能专家、全国劳模,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__大代表、时代楷模。他始终坚守“点亮万家”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蓝领工匠”的职业风采,展示了____________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黎明是“活地图”。他所从事的配电抢修工作,是电网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联结着千家万户。30多年来,他走遍辖区所有线路,绘制了1500多张抢修线路图,对线杆位置、交通状况等烂熟于心。曾有位同事有意考他:“黎明,上大线68号杆在哪?”黎明脱口而出:“在马厂减河边桃树园内,距67号杆325米,中间点是滨海公司与检修公司的管理分界点。”凭着这样的真功夫,哪里发生故障,他总能以最佳路线和最快时间赶到现场,比导航软件还准。可以说,黎明这张“活地图”是他用心走出来的!
黎明是“全科医生”。这些年,他完成停送电倒闸操作近2万次,从未发生安全事故。他立足岗位,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练就了一手快速处置故障的“绝活儿”。由他分析近万个故障编制而成的《急修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已成为公司抢修人员的随身“宝典”。
电力故障复杂多样,每次抢修都是“出急诊”。2015年7月,天津自贸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宝龙大厦主体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突然发生停电,如不及时恢复,将会造成重大损失,情况十分紧急。张黎明接到报修电话,马上带人赶到现场。检查发现故障点在一条分支线上,于是下令:马上隔离故障电缆,送电!但是一合闸,没合上,徒弟焦急地看着师傅,黎明又检查了一下开关,对徒弟说:“往机构拐臂上喷点松动液,再用扳手活动一下!”再合闸,电通了!看着徒弟钦佩的目光,黎明笑着说:“今天这种情况以前碰到过,急修案例库里就有!”厚积薄发的真功夫让黎明总能在关键时刻“画龙点睛”!
黎明是“巧手工匠”。作为____________的产业工人,要实干、苦干,更要担当。张黎明就是这样的典型。以前,更换变压器保险,抢修人员必须穿戴安全护具,全副武装登上2米多高的变压器台架进行操作,从停电、换保险再到恢复送电,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5分钟。而且为了保证抢修人员的安全,旁边的非故障线路也要停电。这样一来,一台变压器停电检修,至少会影响150个用户的生产生活用电。张黎明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琢磨和试验,他将原来的固定式刀闸片改造成可摘取式,保险片就固定在刀闸片上。就是这个小革新,不用停电,抢修人员也不用登高作业,站在地面上,用绝缘拉杆就把保险给换了,前后就用8分钟!仅这项专利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些年,张黎明带领团队实现这样的技术革新有4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40多个,有20多项成果填补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空白。
开展带电作业是最大限度保证用户持续用电的重要手段。可是带电作业又是一项高危工作,近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一直试图通过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来替代人工。爱钻研的张黎明也向人工智能发起挑战。他天天跑现场、查资料,琢磨出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绝缘、定位等“突破点”,并提出研发方案,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市委市政府对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高度重视,将该项目纳入天津市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已进入二期研发。投用后,电力工人站在地面上遥控机器人就能完成带电作业。可以说,“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创新、创造、不断突破”,正是张黎明对____________“蓝领工匠”的最好注解。
黎明是“好党员”。2007年,“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他们发起了“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惠民行动,张黎明把自己的手机号留在了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和街道便民服务手册上。从此,他和队员们就没了分内分外、白天黑夜,总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他们为11个社区150多位老弱孤残建立了服务档案,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
细心的张黎明在日常服务中发现,一些老旧小区的楼道没有照明,老年人出入很不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主动找到社区,倡议发起“节能互助·照亮邻里”公益行动,拿出自己的1万元道德模范奖金,发起设立“黎明·善小”微基金,倡议大家捐款,用于购买节能灯泡、电线等材料,组织服务队义务进行线路改造。“节能互助·照亮邻里”就这样开展起来了。这项活动从2023年启动至今,共点亮了37栋老楼148个“黑楼道”,使得2000多户居民不再摸黑爬楼。
服务队成立11年来,张黎明和队员们获得“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130多个,赢得了广泛赞誉,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当选党的__大代表后,张黎明走进社区、学校、企业、警营……积极宣讲和党的__大精神。每次宣讲,他总能针对不同宣讲对象,用接地气的语言讲明大道理、讲出人情味,激励身边的人。
张黎明的事迹彰显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服务“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时刻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对标黎明,看齐争优,培育出更多“黎明式”人才,奋力谱写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精选篇4
张黎明,现任国网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兼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负责天津滨海新区80余万用户电力故障抢修及10千伏高压故障处理工作。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张黎明始终坚守电力抢修一线,坚持以奋斗为本,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响当当的电力“蓝领创客”,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党的x大代表,荣获“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始终坚守“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服务承诺,在滨海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执着、对百姓的绵厚深情。他扎根一线,面对挑战自加压;他勇于创新,传承工匠精神;他服务社会,坚持真心为民,搭起与百姓、客户的“连心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意识,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进取精神,甘愿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价值追求,成为电力行业一面鲜明旗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的重要作用。
2018年,张黎明同志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誉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张黎明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巡讲20场,万余人现场聆听,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誉为“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改革先锋进校园”宣讲会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大学等多家院校,向广大青年传递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2019年1月17日,_在津考察期间,张黎明汇报讲解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智慧电网、车联网平台等创新工作,_高度评价了张黎明一线创新贡献,对他的创新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电网卫士”
作为一名党员,张黎明坚持“党员就要到组织需要的地方去”。他积极投身关系改革发展、保障民生等重大任务中,自2007年成立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以来,张黎明带领队员们让党旗飘扬在改革前沿,到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贸区工程的建设现场,港口岸电、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施工现场提供专业服务,为中石化、“大火箭”等大客户提供优质供电方案,到城乡社区、医院学校以及居民百姓中开展用电咨询,努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作为党的x大代表,张黎明深入车间班组、机关企业、工地一线等开展宣讲29次,覆盖近万人,推动x大精神深入人心、化为实践。
传承使命,实干巧干的“一线尖兵”
张黎明坚守“电力抢修是雪中送炭、救人危急的事,干着光荣”的信念,传承新时代电力工人的使命。工作以来,他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利用工余时间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对所辖线路的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等情况了然于胸,被誉为电力抢修“活地图”。经过长期实践,他可以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和线路状况等,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成因和故障点,做到事故诊断“一手准”,为及时恢复送电赢得宝贵时间。他还将多年来遇到的上万个故障分析梳理,形成《急修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指导抢修工作高效开展。工作以来,他累计完成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作业2万余次,从未发生安全事故。
矢志创新,开拓进取的“蓝领工匠”
张黎明坚持“服务没有最好,创新就能更好”,敢于创新突破,追求极致,充分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蓝领工匠”品质。他勇于站在时代前沿开展创新攻关,率领团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既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该项目被天津市列为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并受到_的充分肯定。他善于以解决实践问题开展创新,通过上千次试验,他主持研发的“可摘取式低压刀闸”项目,将恢复送电由45分钟缩短至8分钟。依托张黎明创新工作室,7年多来,他带领团队累计开展电力技术革新400多项,获国家专利158项,20余项成果填补智能电网建设空白,带动661人提升技能、职称等级,9人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大爱无疆,甘于奉献的“光明使者”
张黎明始终坚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为老百姓保电用电的最后一公里躬耕努力。他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持续开展“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惠民志愿行动,义务为老旧楼道安装节能灯具,形成电力企业提供技术和设施、居委会组织协调、居民志愿交费的三方联动送温暖机制,先后点亮了40多栋老楼150多个“黑楼道”,使2000多户居民受益,促进各方共同发挥“善小乐为”社会正能量。他自掏腰包发起并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为11个社区150多位老弱孤残人员建立服务档案,开展常态化爱心助困活动,并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街道市民服务手册和便民爱心卡上,定期为社区排查线路隐患,真正把百姓当亲人,被社区百姓亲切地称为“光明使者”,赢得了居民百姓的广泛赞誉,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改革先锋】张黎明先进事迹精选篇5
一把钳子,传承老辈精神
1987年,走上电力生产岗位的第一天,我的父亲、中建六局的一名老党员、老班长,送给我一把用了多年的老虎钳子,叮嘱我:“黎明,这把钳子给你,电工可是个技术活儿,一定把技术学好了,让同事们信任你,这才是咱工人的本分。”
父亲送给我的钳子,有严重的磨损痕迹,一看就没少用力气,也代表着那个年代的生产方式——工具落后,劳动强度极大。那时候,干活经常手拉肩扛。竖电线杆时,先是很多人花很长时间挖坑,然后七八个人喊着口号搬运沉重的水泥杆子,再用拔杆(一种人工立杆工具)作业方式一点点立起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还危险。
(31年来,张黎明巡线8万多公里,绘制地图1500多张,被称为电网线路“活地图”。)
我还记得,身边的同事在立杆时,被倾倒的拔杆架扫到几米开外;班里的前辈举着设备过河时,突然被水没过头顶,从水里冒出来又继续往前走;我们在紧急抢修时,我的师傅跳进深秋冰冷的泥塘,用肩膀架起“人梯”支撑我抢修作业。那时候,干活受点伤、擦破点皮是家常便饭。
刚上班那会儿,我们班里只有一辆敞篷卡车。大家都是早上带着干粮上车,到了野外5公里一个人开始巡视,赶上刮风下雨也无处躲避,有时车坏了就在外面待到半夜。但大家都觉得很光荣。我们知道,大家在做对社会对百姓有意义的事,苦点累点也值得。
而如今,我们有吊车、挖掘机等先进机械,在泥塘等难以架线立杆的地方就可以用电力电缆,更有电力抢险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快速奔驰……改革开放40年,改变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不变的是一直传承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一路革新,见证进步足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滨海新区发展提速,用电量激增,对可靠供电也更加依赖,我们承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更大了。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光靠出力流汗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服务没有最好,创新才能更好。每当遇到问题,我马上就想,能不能通过创新来解决?我开始不断尝试,研制了抢修工具book箱、可摘取式低压刀闸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我还总结分析了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编成了《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同时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抢修百宝书》,使电力抢修更及时、更高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天津电力公司成立了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张黎明和队员们的口袋里揣着150多户老弱孤残住户的信息,只要群众一个电话,就会随时会入户帮扶。
总有人问我,你怎么有那么多创新成果?
我想,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产业工人有特殊优势。身处一线,我最能感受到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哪里需要改进,只要注意发现、用心思考,创新灵感无处不在。二是组织提供巨大支持。这些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天津市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各个方面为一线创新搭平台、创条件。现在,我所在的企业已经形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班组创新工作坊”“创新成果孵化基地”三级联动创新体系。我们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技术装备水平,很多方面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建设新一代电力系统,我们的电网逐步升级为坚强智能电网,抢修效率由过去的“小时”提高到现在以“秒”为单位。尽管电网设备数量和线路长度快速增长,故障率却逐年下降。抢修压力减小了,我们的创新精力和动力更足了。
一个时代,承载无限生机
时代在发展,工人要进步,“咱们产业工人赶上了好时代”。生产一线发现问题提需求,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样的优势互补,必将带来实用创新的大提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是最幸福的。对待工作要讲究,不能将就,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既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心中有家国情怀。__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就是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创新、创造、不断突破,为这个时代贡献出“工人智慧”“工人方案”“工人担当”。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台智慧公交充电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自主移动,精准地将充电枪插入一辆无人驾驶电动公交车充电口内,完成插接和充电,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发明这台机器人的,正是__大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激励一线工人在实践中创新,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在基层岗位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