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 名人事迹 > 榜样人物 >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5篇-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时间: 金浪 榜样人物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5篇

因为《山海情》,林占熺在宁夏科技扶贫的故事被观众所熟知;你是否在寻找“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篇1】

“没有树挺拔,没有花香,但菌草能变出山珍。”40年来,林占熺一直秉持自己青年时期选择报考农校的初心,用一株菌草帮助贫困农民致富,治理水土流失,同时奔赴多个发展中国家,帮助当地人民掌握菌草生产技术。

1983年,在福建农学院工作的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长汀县。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的行程,他被深深刺痛了两次。

一次是在贫困农户家,有个小孩子饿得受不了,拉着林占熺的手,向他讨东西吃。

一次是站在耕地上,林占熺看到“悬河”高出两边一两米,四周山丘荒秃、耕地沙化,十分荒凉。

山秃、水浊、田瘦、人穷的景象,在林占熺心里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林占熺决定拔出这根刺,为自己学习农业的初心,也为眼前为生活挣扎的乡亲。

他把目光投向一种叫“芒萁”的野草。

芒萁在闽西闽北漫山遍野都是,不稀罕。林占熺想,能不能用草替代树木培养菌草?没有参考资料,没有前人实践,没有仪器设备,只有一腔热情的林占熺就这样走上了探索之路。

此后的3年,林占熺前后奔走:没有实验场所,林占熺向学校工程队借来5万元建实验室;没有菌种接种针,就把家里的自行车拆了,将钢线磨光来代替;没有粉碎机,借用学校农场的饲料粉碎机,把野草芒萁粉碎了做培养基……

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1986年秋,第一朵用芒萁培育出来的香菇,在试验瓶里破土绽放。菌草技术从此诞生。

“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林占熺说,“只要有一朵香菇可以长,就说明我们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目前,林占熺团队已筛选出可用49种菌草栽培的54种食药用菌,菌草技术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新兴生态产业领域。

菌草不仅展现出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在生态治理上也蕴藏着无限潜力。

从1989年开始,林占熺自觉将生态治理和科技扶贫结合起来,率领团队先后在不同类型的生态脆弱区,开展菌草生态治理和扶贫开发,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海边风口,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黄河水冲击河岸,沙漠之下便是暗流。当年驼队走到此处,常常陷入黄沙,掉进河里,这里因此得名“阎王鼻子”。

林占熺一直试图扭住“阎王鼻子”,用的还是他研究了几十年的菌草。

2013年,林占熺和他的团队驻扎进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9年时间里,不断摸索用菌草防风固沙阻沙。第一年,他们种下的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后,终于制服了流沙,其根系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

经过4年的试验,林占熺团队筛选出的“绿洲一号”菌草,可以在含盐量9‰以下的盐碱地种植生长。菌草不仅能保持水土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还能作为动物饲草,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多年来,林占熺在宁夏、新疆、陕西、青海、内蒙古和西藏等地推广菌草技术,建设示范推广基地,推动菌草产业成为当地新兴产业,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如今,菌草技术已传播推广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县。

不仅在国内如此。20世纪90年代末,林占熺等中国专家组成员还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手把手培训当地民众学习菌草种植。“许多人翻山越岭走了几天几夜赶来学习。”林占熺回忆。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篇2】

在林占熺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地球仪,上面标着许多红五星。“有红五星的是菌草推广到的国家和地区,现在是106个。”林占熺说。

菌草技术既帮助农民致富,又保护了生态,在国内取得极大成功,也吸引了世界目光。上世纪90年代末,林占熺等中国专家组成员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手把手培训当地民众学习菌草种植,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1998年,林占熺在巴新进行技术重演示范试验。“试验成功的现场会有6000多人参加,许多人翻山越岭走了三天三夜赶来。后来,菌草在巴新创下每公顷年产鲜草853吨的纪录。因为菌草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他们把菌草称作‘中国草’,甚至给孩子取名为‘菌草’。”林占熺深情回忆。

“菌草技术小而美、见效快,推广起来成本比较低,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林占熺说。如今,当初简陋的实验室已发展成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着世界菌草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菌草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并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培训学员上万人,为保护生态环境、科技扶贫与技术援外作出了重要贡献。

12月9日,林占熺在出差中度过了自己78周岁的生日。他表示,自己有几个愿望:希望菌草产业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希望用菌草在黄河沿岸建起千里生态屏障,希望菌草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我的梦想,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正在实现,剩下的相信也将会实现。”林占熺说。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篇3】

1995年,“中国菌草”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两年后,又成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林占熺和学生背着六箱福建的草种,来到宁夏彭阳推广菌草技术。

“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让其他杂菌不会和我们要的食用菌争夺营养。当时宁夏群众有的连菇都没有见过,要让乡亲们掌握技术,就要简化到参加生产的同志一看就懂,一学就能学会,一做就能成功。”

现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部部长林兴生,1997年跟着老师林占熺去宁夏。那一次,他见识了老师如何从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找到缝隙,从缝隙中扒拉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时我们到农户家里,有很多废弃的窑洞,林老师马上发现窑洞冬暖夏凉,只要稍加改造,种上菇甚至比别的地方更有优势。所以当时当地百姓把它叫成‘摇钱洞’或者‘窑洞经济’。”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篇4】

林占熺在内蒙古菌草荒漠化治理现场。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连日来,我省党的代表林占熺在“党代表通道”讲述菌草走向世界的故事,引起在榕高校科研人员、师生,科技特派员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17日,记者来到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见到市科技特派员、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陈秀娟时,她正与同事在棚里查看蔬菜的长势。

“林占熺教授是我母校福建农林大学的教授。他怀着一颗‘菌草济天涯,造福全人类’的赤子之心,努力为党工作、为民奉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他的事迹令我感动。”陈秀娟激动地告诉记者,她要学习林占熺教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精神,学习他“创新路上敢为先”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敢教大漠换披绿装的担当精神,学习他不辱使命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秀娟表示,她将从个人科特派、团队科特派到法人科特派,从服务一个企业到服务全市蔬菜主产区,将原来科技特派员单兵作战、改变为组团作战,全方位服务,推动完善产业良性机制。

深有感触的人还有很多。17日,在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里,实验员罗虹建正在研究灵芝活性成分,她正忙于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灵芝多糖肽标准样品。

“党的_胜利召开,我们倍感振奋,青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罗虹建表示,她将在菌草科研事业中不断创新、刻苦钻研,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奇迹。

“林占熺入党56年来,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投身科技扶贫、生态治理和援外事业,把初心镌刻在大地上。作为发展菌草事业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备受鼓舞。”罗虹建感慨道。

“林占熺是我的导师,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坚持他的菌草事业。他持续推进菌草技术创新,服务于乡村振兴,投身于菌草生态治理,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张丽丽告诉记者,“作为‘菌草铁军’的一员,我将紧跟老师步伐,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投身到菌草生态治理一线,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为菌草技术在黄河两岸筑起菌草生态安全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进农民的钱袋里,用菌草绘就绿色经济新画卷。”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表示,林占熺永远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围绕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一带一路’的目标,加快菌草交叉学科建设和菌草科技创新,加强培养优秀菌草科技人才,加速推动菌草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菌草国际推广应用力度。”林冬梅表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为落实“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幸福草’”而不懈奋斗。

央视林占熺《榜样7》事迹【篇5】

管种植,管培训,管销路……在林冬梅眼里,父亲就是一个“爱操心”的人。2005年,去卢旺达推广菌草项目时,路过一片因管理不善而绝收的稻田,见到当地人还在用最原始的人力翻耕土地,林占熺当即就要停下来教授他们旱稻技术。

“他主动对当地的农业部官员说,可以教他们旱稻技术。他是发自内心同情他们,觉得所有技术都要用来帮助他们。”

2001年至2019年,林占熺先后22次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组织实施菌草技术项目。如今,菌草、旱稻技术已推广到巴新16个地区,数万民众因此受益。当地人称林占熺为“布图巴”,这是这个国家国旗上的吉祥鸟。不少人给孩子取的名字,也都嵌有“菌草”二字。

“原任警察部部长的孩子就叫卡拉里菌草,而且是用登报的方式公布。他和我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他们的人民,永远不要忘记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林占熺的菌草,从福建出发,一路向西向北,到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中国的菌草,走出国门,一路战贫斗困,到巴新、卢旺达、斐济、南非……中国菌草技术至今已推广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

“菌草事业是一个使命。1992年定的使命是:为民谋利、为国争光、造福人类。中途发生过很多事情,但是至今这个方向没有偏。”

32886
网站地图